【工作动态】第二十届四中全会成果国际研讨会在阿斯塔纳举行,可持续交通创新中心首席专家王稼琼教授受邀出席并发表讲话
发布时间:2025-11-19

       2025年11月18日,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成功举办“现代中国:问答”系列国际研讨会,主题聚焦“党的第二十届四中全会战略决策:现代化、改革、开放”。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研究中心、中国外语出版发行局欧亚广播中心及哈萨克斯坦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旨在深入解读四中全会精神及其对国际合作的深远影响。

222.png

       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沙伊梅尔热诺娃·古尔纳尔主持国际研讨会开幕式并指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了以“十五五”规划(2026-2030)为核心,推动实现2035年社会主义基本现代化目标的战略路径。全会提出三大方向:推进经济现代化与提升全球地位;启动300多项工业、技术及治理改革;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统一国家市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韩春林在主旨发言中强调,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历史连续性,依托自1953年以来持续实施的五年规划机制,展现出高度的可持续性与实效性。他回顾了“十四五”期间中国在高质量增长、科技创新、数字化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显著成就,指出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贡献率达30%。韩春林大使进一步阐释,“十五五”将作为实现2035年目标的关键过渡阶段,聚焦技术主权、农业现代化与发展安全,中国将继续推进高水平开放,加强与包括哈萨克斯坦在内的伙伴国家的制度兼容与务实合作。

       可持续交通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北京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王稼琼教授在研讨会上发表专题讲话,系统展现了中国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重大成就,特别是在高铁与欧亚一体化物流运输系统方面的成功实践。王稼琼教授强调,中国在高速公路、港口能力等方面已具备全球领先优势,并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与哈萨克斯坦交通项目具有高度协同潜力,包括跨境走廊建设、物流数字化与绿色智能交通等方向。他特别提出,智慧交通、人工智能与可持续运输解决方案将是2035年前的重点发展领域。

       会议期间,可持续交通创新中心秘书长、北京交通大学国家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秋生教授代表可持续交通创新中心与中国研究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动绿色技术与数字交通物流领域的智库合作。

222.png

       本次国际研讨会汇聚政府、学界、商界与媒体代表,为深化中哈战略协作、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对话平台。四中全会的决策不仅为中国发展设定新方向,也为包括哈萨克斯坦在内的国际伙伴创造了新的合作机遇。

       北京交通大学韩宝明教授、国交院副院长王超教授、鲁放研究员、国交院谷琳老师参加本次会议并参与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