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0-21日,第二届中国综合交通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以“综合提质促发展・融合创新当先锋”为主题,聚焦推进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推动不同运输方式融合发展、加大交通科技创新力度、促进交通运输产业升级等关键议题。大会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主办,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界的领导、嘉宾以及中央媒体和行业媒体代表齐聚线下会场,共同为综合交通发展建言献策。
可持续交通创新中心秘书长、北京交通大学国家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秋生参加了此次会议。可持续交通创新中心研究员、北京交通大学国家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周晓雪在“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论坛上做了题为《全球视角下“人工智能+交通”研究》主旨发言。周晓雪总结了当前传统交通面临的四大矛盾,即效率与安全、成本与服务质量、韧性与资源限制、数据协同与管理壁垒。周晓雪认为,当前全人类置身于第四次工业革命,交通运输作为最敏锐的触角,正受到信息革命和能源革命的双重融合影响。信息革命是这场融合的“大脑与神经”,负责打破信息壁垒、驱动智能决策。能源革命则是“血液与引擎”,负责支撑海量数字技术的运转,并解决前三次工业革命遗留的 “高碳依赖” 问题。“人、车、路、能”的关系正在重构,交通运输真正走向“智能、高效、绿色、互联”。信息革命使交通从“人适应车”到“车服务人”,正重构个体出行体验。交通出行不再是“到达目的地的工具”,而是升级为“个性化、无感知、高安全”的服务场景。能源革命涵盖交通工具电动化、氢能多场景试点,推动智慧能源管理、绿色交通基建全球布局等。周晓雪总结了欧美、亚洲以及中国在“人工智能赋能交通”方面的政策措施、取得成果以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攻坚核心技术、加强国际标准合作、推动偏远地区覆盖、鼓励跨界协同创新等方面的建议。
